军抗日名将用枪对准地下党员胸口,结局令你想不到
2018-08-22 16:10:28
  • 0
  • 0
  • 1
  • 0

1948年11月19日清晨,南京国民党陆军中央监狱大门外响起了一阵阵枪声,5位硬汉子倒下了。

其中有一位叫谢士炎,当时的公开身份是保定绥靖公署军务处处长。

他的军衔是国军少将,却死于国军的枪口下。

魂魄化成精卫鸟,血花溅作红心草。

他的传奇人生,读来令人惊心动魄。

谢士炎是湖南双峰人,家世十分显赫,叔伯兄弟中有9人曾毕业于军官学校,其中有6人成为国民党高级将官。伯父谢绍安曾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中将参谋长,父亲谢绍先曾在湖北陆军任军需官。

1927年,15岁的谢士炎随伯父来到南京,先考入国民党工程兵学校,以后又入陆军大学第十四期深造。他不仅军事成绩优异,且通俄、英、法3国文字。

1937年夏,谢士炎在陆军大学毕业,1940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六军四十六团团长。

1942年浙江衢州之战,谢士炎率一团之众,与十倍于己的日寇激战数昼夜,歼敌两千多人。深得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的赏识,赞其“壮年有为,能文善武”,并以战功任他为少将参谋处长。

1943年8月,谢士炎到湖北恩施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部任参谋处副处长。

1945年日本投降后,谢士炎参与芷江洽降工作,并任武汉前进指挥所主任,负责接收日伪部队。

他严于职守,与趁接收之机大肆贪污的军统特务进行斗争,内心深处对国民党当局的腐败和反动政策深恶痛绝。

1946年,谢士炎先后在第十一战区长官部、保定绥靖公署任少将作战处长。这时,蒋介石已发动内战。谢士炎清楚地看到了蒋家王朝的穷途末路,决心弃暗投明,投奔人民的阵营。

欲济无舟楫,端居耻圣明。如何找党组织呢?谢士炎苦无途径。

他决定去找位老朋友,即第十一战区外事处副处长陈融生(系中共地下党员),以便将自己拟订、并经蒋介石批准、即将执行的《国民党第六战区进攻张家口的作战计划》密投到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叶剑英手中,以戳穿国民党当局假谈判、真备战的阴谋。

他从平时的观察中,感觉陈融生是共产党人。陈融生曾为谢士炎提供过进步书籍,但从未对其说过自己的真实身份。

当时,陈融生正接受中共地下党的指示,担负侦查国民党在张家口方向作战情报的任务。他虽然利用自己在国民党的合法身份进行了多方侦查,但始终未接触到作战机密。

一天晚上,正当他苦无良策时,有人闯进门来,用枪口对准其胸口逼问他是什么人,心里十分紧张,暗想:是不是自己的身份被发觉了呢?

于是,陈融生缄口不言,闭上眼睛,听候对方处置。

持枪人开了电灯后,陈融生才发现这位鲁莽威逼者,竟然是朝夕共事的好友谢士炎!

他顿时松了一口气,但谢士炎的枪口仍紧逼在他的胸前,并威逼陈融生替他送出一份东西,如不答应,就要同归于尽。

陈融生是战斗在敌人心脏多年的中共地下党员,在没有完全弄清对方的来意之前,不敢吐露真情,只好敷衍之。

谢士炎看到陈融生仍不肯说实话,只好退而求其次,要求陈融生和他一起将这份进攻计划送到叶剑英手中。

在谢士炎的配合掩护下,陈融生巧妙机智地将情报送到了北平地下党负责人徐冰手中。徐冰看后,立即转呈叶剑英。

谢士炎、陈融生二人整了几个菜,高兴地喝了一整瓶汾酒,庆祝自己的胜利。

10多天后,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张家口战斗中取得辉煌战果,证实了情报的准确性。

自此,谢士炎被我地下党吸收为秘密情报员。1947年2月4日,谢士炎由叶剑英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此后,中共地下党组织决定利用谢士炎的合法身份,在北平第十一战区展开地下工作和兵运工作。谢士炎利用参与国民党高级军事会议的机会,向党提供了一系列重要军事情报,为人民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1947年9月24日,保密局的特务在北平侦破了设在京兆东街24号的一处中共秘密电台,抓捕了陈布雷的女儿、已是中共地下党员的陈琏以及她的丈夫袁永熙(也是地下党员),还有该地下电台的台长李政宣及其妻张厚佩(电台报务员)等人。

李政宣与张厚佩在被捕后贪生怕死,无耻叛变,供出了中共在华北、东北、西北、华东等地军事情报系统的许多重要线索及地下党组织的秘密。

在南京的保密局局长郑介民、副局长毛人凤得讯后,立即当面报告了蒋介石,蒋介石大为吃惊,命令一律逮捕。

保密局的特务们顺藤摸瓜,在北平、沈阳、南京、西安、兰州、承德、保定等地逮捕了120多名中共地下工作人员。而在北平被捕的这些人员中,竟有四五名是第十一战区本部的将校级军官!

他们是:国民党保定绥靖公署作战处少将处长谢士炎,保定绥靖公署军法处少将副处长兼河北省政府机要秘书丁行,十一战区司令部参谋处少校参谋兼作战科科长朱建国,十一战区司令部二处少校情报参谋石淳,北平空军第二军区司令部上尉情报参谋赵良璋。

谢士炎是被保密局北平站特别行动组组长谷正文抓捕的。

谷正文是山西汾阳人,与笔者刘继兴是吕梁老乡,后为台湾“国防部军事情报局特勤处”少将主任,曾参与策划“克什米尔公主号”事件。

在谷正文后来的回忆录中,对谢士炎有大段记述。该回忆录通篇极尽自我吹嘘之能事,唯独对谢士炎这个对手,极为恭敬。

谷正文写道:“我不是一个轻易以貌取人的人,可第一眼看到谢士炎时,却被他那从容凛然的气势给震慑住了。”

谷正文问谢士炎,为何以国军将领身份替共产党做事?

“谢士炎答道:党的名称并不重要,它们只有好坏之分。我在国民党部队很多年,经历过很多阶层,所以我有资格批评它没有前途。至于共产党,我至少欣赏它的活力、热情、组织与建设新中国的理想,因此,我选择我欣赏的党。而且,我认为国民党是妨害共产党早日建设新国家的最大阻力,所以,我用国军中将(注:应为少将)作战处长的身份,帮助共产党消灭国民党!”

由谷正文引述的这段话,道出了谢士炎投身革命的坚定信仰。

1947年11月30日,谢士炎等五人被解往南京,先关进宁海路19号国民政府军法局,后被关入"木笼大厦"看守所,继又作为重犯严密关押在中央军人监狱。

在狱中,谢士炎等受到严刑拷打,历尽种种折磨,但他们始终坚贞不屈,视死如归。

1948年11月19日晨,南京城西江东门外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沉重的铁门打开了。

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军警跟着典狱长来到这里,点名提取5名要犯,要进行处决。

第一个被点名的是谢士炎。谢士炎很安详地穿好绿呢军大衣,扣好风纪扣,穿上鞋,一声不响地昂着头走了出去。

接着是朱建国、石淳、丁行、赵良璋。

他们的步履坚定有力,昂首挺胸,神情威严,都穿着整齐的国民党将校军服。

5人被押向狱外的一处菜园荒地刑场,空气为之凝固。

枪声响起,五位英雄倒下了。

这就是中共情报史上著名的"北平共谍案"事件,被称为“北平五烈士”。

牺牲时,谢士炎年仅36岁。

谢士炎爱好文学,很有才情,常常用诗抒发胸臆。同一个监狱里的难友们都记得谢士炎曾经写过一首视死如归的诗:

华夏神州炮声隆,

英雄效命为工农。

生死一线咫尺外,

青春原是血染红。

1948年11月,就义的时刻到了,谢士炎挥笔写下诗句: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况复男儿失意时。多少头颅多少血,续成民主自由诗。"他从容走向刑场,

事后,人们在谢士炎将军的裤袋里,发现了一首血迹斑斑的遗诗,这是他临刑前写的:

人生自古谁无死,

况复男儿失意时。

多少头颅多少血,

续成民主自由诗。

钟山风雨起苍黄,百万雄师过大江。

1949年4月23日,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第八兵团跨越长江天险后,胜利地攻占南京,为尔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、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。

就在当天下午,八兵团司令员陈士榘、政委袁仲贤接到叶剑英从北平发给他俩的专电,务请他们派人在敌人监狱里找到谢士炎。

进驻南京的三十五军奉命立即派人去中央军人监狱寻找,最后从狱方的行刑记录上查到了谢士炎等已于几个月前遇害。

陈士榘立即给叶剑英回了电报。

时任北平军管会主任兼市长的叶剑英,拿着电报的手微微抖动,动情地说:“谢士炎牺牲得太早了,哪怕再等个一年半载……”(刘继兴)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