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解放战争过程中,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从东北一路向南,一直打到海南岛,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四大野战军中,四野兵力是最强的。
四野前身是东北人民自治军、东北民主联军、东北野战军,是由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进军东北的八路军、新四军主力各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逐步发展起来的,缔造者是林彪、罗荣桓。
东北人民自治军时期,只有11万人的部队和调配的2万党政军干部。1945年11月14日,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,总兵力不过27万人,这还要加上地方军区的所有部队。
1947年中期后,中央将原属于聂荣臻晋察冀军区的冀热辽军区划给了东北,此时冀热辽军区已有20多万人的部队,辖有三个纵队,五个独立师,两个骑兵师,一个炮兵旅,詹才芳和黄永胜等人就是此时归属林彪指挥的。
到1947年底,四野已经有9个纵队,外加11个炮兵团,总人数超过42万。
从1948年开始,东北野战军人数更是急速扩张,仅仅几个月就扩张到70多万,还不包括地方部队。到入关作战时,东北野战军改编为四野,此时四野的人数已超过百万,是名副其实的百万大军。
此时,四野的实力,远强于其他三大野战军。一野到1949年初人数只有34万人左右,二野人数更少,只有28万人左右,三野的实力也很强大,但人数不过58万,只有四野的一半左右。
四野之所以能快速扩军,原因有很多,如在辽沈战役中,四野俘虏了大量的敌军,经过思想改造之后,一部分俘虏就参加了解放军。
当然最主要的原因,还是得益于东北革命根据地的稳固发展——有地盘,就不愁有人。
我军挺进东北后,党组织就非常重视东北农村根据地的建设,为此东北局先后派出2万多党员干部,下乡发动群众,带领穷人发动土地改革,使得东北地区的革命热情高涨,为了保住革命果实,年轻人都积极参加革命。
农民积极参军是好事,但这些农民文化素质低,没经过任何军事训练,看上去部队人数是增加了,可战斗力却很难提升,甚至在战役的关键时刻,还会发生倒戈和溃散的风险。
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?东北局致电党中央请示。
毛主席回复说,罗荣桓肯定有办法。
四野百万大军从何而来?罗荣桓居功至伟扩充了150个团的兵力
时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、东北野战军政委的罗荣桓果然不负毛主席的厚望,他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,成立二线兵团。
二线兵团,是一线作战兵团的预备部队。罗荣桓决定,让翻身后参军的青年农民先编入二线兵团,不直接参加战斗。而是由一线兵团挑选骨干老兵,对新兵进行训练,包括射击、行军、纪律等诸多方面,直到新兵合格之后,才伺机补充进一线兵团。
罗荣桓的这一创想上报中央后,很快就得到了批复。中央决定由四野政委罗荣桓具体负责组建二线兵团。
1947年秋季二线兵团招兵开始之后,结果好极了,仅仅几个月,二线兵团就招兵88个团,总兵力多达22万人。
在训练之后,这22万人后来都编入了一线兵团,成了东北野战军和后来四野的生力军。之后,二线兵团又进行了第二次,第三次扩张,总计招兵150个团左右,一共招收二线兵员超过42万人。
罗荣桓是湖南衡山人,其名字取自《诗经》“桓桓于征”。他生于1902年,比毛主席小9岁。在秋收起义最初的部队里,就有罗荣桓。他也是十大元帅中,最早认识毛主席的人。
但毛主席最初并没太注意罗荣桓,主要是因为罗荣桓性格内向,不善言谈,还带个厚厚的近视眼镜,显得有些木讷,不如能说会道的何长工(也是老井冈)那类人引人注目。
直到古田会议后,毛主席才认识到罗荣桓“是个人才,这个同志我们发现晚了”,于是开始着力提拔,短短时间里,罗荣桓就从支队党代表到纵队政委,再到红四军政委兼军委书记,迅速成为中央红军早期的核心人物。
在反对“左”倾冒险主义和苏区反“围剿”的斗争中,罗荣桓坚决拥护毛主席的正确主张,始终和毛主席站在一起,曾因此受到“左”倾领导者的排挤,甚至撤职,但他仍不改变自己的看法。后来,毛主席在谈起这段往事时说:在与王明“左”倾冒险主义错误的斗争中,罗荣桓表现了坚定的原则性,并且遭到了撤职。虽蒙受冤屈,但他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念,仍旧老老实实地为党工作。
罗荣桓谦和持重不露锋芒,曾被比喻为“大树将军”冯异。毛主席曾赞罗荣桓“非常老实,但又善于总结经验,对是非正误鉴别的特别分明”。不过,罗荣桓也有厚道过头的时候。比如在处理湖西肃托事件时,他对罪大恶极的王凤鸣,就因为曾当过自己警卫员,而不忍心枪毙,一直拖了两年没处理,结果让王凤鸣逃跑了,还投靠日寇当了汉奸,给革命事业造成一定损失。
有些人总喜欢说罗荣桓是政工元帅,其实罗荣桓属于军政双优型的大才。抗战时期,在山东,罗荣桓曾当过两年多山东军区司令员。而且要不是彭德怀率先任命陈光(毛主席任命的是罗荣桓),罗荣桓早在1938年就当上115师师长了。而且罗荣桓在军事上也确实有水平,他和陈光共同指挥过梁山战斗,首创我军歼灭日军一个大队的范例。他还多次指挥过反扫荡战斗,创造过行之有效的翻边战术。
四野百万大军从何而来?罗荣桓居功至伟扩充了150个团的兵力
罗荣桓后来在东北时曾经说过,山东七年,他对军事指挥已经很熟悉了,搞起来很有意思,他其实很想继续搞军事,但中央要他给林彪当政委,作为一个党性极强的人只能服从分配。实际上在东北几年,司令员林彪只是负责作战,其余政工、军训、装备、动员、后勤、军工都是政委罗荣桓一手抓的。
抗战后期,罗帅在山东统领全局,以115师686团和山纵为主,组建了8个山东野战师,这是解放战争能够战胜国民党军的根本保证。以其为核心组建的四野主力(占80%以上)和三野主力(占50%),歼灭国军头等主力、抗美援朝都起到了巨大作用。
对于罗荣桓在山东的功绩,毛主席在1962年曾有过评价:山东只换上一个罗荣桓,全局的棋就下活了。山东的棋下活了,全国的棋也就活了。山东把所有的战略点线都抢占和包围了———北占东北,南下长江。邓小平也说过,我军胜利最大最突出的是山东。
1955年,罗荣桓被授予元帅军衔。在十大元帅中,年龄比他小的,只有林彪。
四野百万大军从何而来?罗荣桓居功至伟扩充了150个团的兵力
1963年12月16日,长期抱病工作的罗荣桓元帅逝世了。
毛主席为罗荣桓写下一诗《吊罗荣桓》。其中最后的两句“君今不幸离人世,国有疑难可问谁?”几乎妇孺皆知。
这也是毛主席唯一悼念开国将帅的诗。
林彪也为罗荣桓写了挽联:
六亿人意气风发,日月重光,万里长征,方期任重道远;
数十年风雨同舟,肝胆相照,一朝永诀,痛失挚友知心。
这是林彪一生写下的唯一的一副挽联。
罗荣桓的妻子林月琴是安徽金寨人,比罗荣桓小12岁,1955年授衔时,林月琴是我军为数很少的女大校之一,后享受副兵团职待遇。他俩的儿子罗东进曾任解放军二炮副政委,军衔是中将。(刘继兴)